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从众现象:路边两人发生了争吵,有人停下来围观,很快就有更多的人加入围观的队伍……后来的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看到大家都在驻足观看,便也会停下脚步、探头探脑地向人群里张望……
这种情况被心理学家称为“从众效应”,指的是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放弃自己的观点、判断、行为,让自己能够与社会大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关于从众效应,心理学家做过不少实验,其中以深灰心理学家谢里夫的实验最为经典。
这个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谢里夫让一批大学生一个一个走进一间漆黑的教室,然后在墙上投放一个静止不动的光点。这时,由于背景上没有任何参照物,人们很容易产生视错觉,会认为这个光点正在移动。
谢里夫没有告诉大学生这一点,而是让他们估计一下光点移动的距离。大学生独自估计的结果相差很远,有的说光点移动了七八英寸,有的说只移动了不到一英寸。这当然不是他们在故意乱说,而是因为每个人的视觉感受性不同。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谢里夫让几名大学生一同进入教室,再让他们估计一下光点的移动距离。在听到别人的估计值后,有的大学生主动“校正”了自己的结果,好让自己在群体里不会显得过于突兀。比如估计在七八英寸的那个大学生将结果下调到了四五英寸,估计值不到一英寸的那个大学生将结果上调到两英寸……
经过几轮群体判断后,所有的大学生都不由自主地调整过自己的估计值,有的还不止调整过一次,最后所有人的结果趋向一致,都在三到四英寸之间。
显然,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现象。容易从众的人可能是因为没有什么主见和想法,常常习惯随大流;也有可能是迫于群体的压力,害怕自己的意见会引来群体的反对,才不得不表面从众,内心保持独立;但也有一部分人,不但表面从众,还从内心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判断力,这无疑是非常可悲的。
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辨别是非,如果确定社会大众支持的是公理和事实,我们应当积极地跟随,避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但要是能够确定自己的主张才是合理的,我们就要拿出勇气来坚持自我,不应消极、被动地跟随一些不好的群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