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领导、老师或其他一些权威人士命令你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你会选择服从吗?
196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就做了这样一个服从实验。
在实验开始前,米尔格拉姆以耶鲁大学实验室的名义在报上登了广告,声称要招募一批志愿者参与学习行为方面的研究。
等到40名志愿者来到实验室,却被穿着制服、一脸严肃的研究员安排做这样的事情:志愿者将扮演“老师”,监督“学生”记忆单词(实验中的“学生”由研究人员假扮,他们坐在隔壁房间,“老师”看不到他们的样子,但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
实验开始后,“老师”对“学生”进行测试,如果听到“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老师”就可以按动电击控制器上的按钮对他们进行惩罚,每惩罚一次,电压就会升高一些,最高可达到450伏。
不过“老师”并不知道,电击控制器其实无法发出电流,而“学生”的惨叫和抱怨也都是装出来的。可即使听到了惨叫声,“老师”也没有停止对“学生”的惩罚。
很快,电压升到了330伏,“学生”哭着恳求离开,这时有一些“老师”心软了,但研究员却用强硬的语气命令他们继续,于是他们又坐了下来……整个实验过程中,有14名“老师”实在无法承受,坚决要求退出,而剩下的26名“老师”都坚持到了最后。
参加这个实验的志愿者并不是虐待狂,但他们却一度丧失了理智,只知道服从权威人士(研究员)发出的命令,哪怕这个命令会给他人造成痛苦,他们也不会拒绝。米尔格拉姆把他们在当时的心理状态称为“代理状态”,认为他们已经把自己视为外部权威的代理人,觉得自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也不用从道德层面衡量自己的行为,所以只需要机械地服从命令。
服从实验在心理学界引发了不少争议,但它确实引起了我们对“权威”的思考。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地认为权威就是正确的、值得信任的,但正如实验所显示的那样,权威的命令有时并不合理,它甚至有悖于人们一直遵守的道德规范,
因此,我们要避免做一个盲从的人,即使是在权威面前,也要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必要的警觉性,遇事到多做理性的判断,避免做违背在自己原则和底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