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一位名叫菲利普·津巴多的美国心理学家教授却用一个实验深深考验了人性,也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年,津巴多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里搭建了一个仿真监狱。为了让环境尽可能真实,津巴多向当地警察局“取经”,不但搭好了逼真的囚牢,还设计的包括被捕、拍照、录入指纹在内的一整套“入狱流程”。
监狱里的“狱警”和“囚犯”是他从大学里征召来的24名志愿者,这些人精神状况稳定,没有什么心理问题,更没有犯罪前科。
他们被随机分成了两组(每组12人,实验时每组只有9人,另外3人作为候补人选),一组充当“狱警”角色,他们的着装与真实的狱警非常接近,手上拿着木棍,脸上戴着墨镜,避免和“囚犯”进行眼神交流。在这个“监狱”中,他们享有很高的权威,生活待遇也很不错,还能轮班休息,非常轻松。
另外一组志愿者则是“囚犯”,他们穿着印有编码的囚服,有的“重犯”还戴上了脚镣。在“监狱”中,他们必须听从“狱警”的命令,接受其安排,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有任何的抵触行为。
实验正式开启了,或许是为了树立起自己的权威,“狱警”在第一天晚上就突然吹起了起床哨,将“囚犯”叫醒,并勒令他们排队,有不服从者还被要求做俯卧撑。
“囚犯”对此非常不满,第二天一早,他们发起了“暴乱”,拒绝服从命令,还用床堵住监狱门,不让“狱警”进入。“狱警”大为恼火,愤怒地抄起灭火器砸向“囚犯”,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随后,“狱警”意识到体罚只会让“囚犯”更加叛逆,所以他们打算从精神层面征服“囚犯”。于是他们设置了一个“特权囚室”,将没有参加“暴乱”的“囚犯”转移到里面,给予他们更好的食物作为奖励。谁知“囚犯”却不为所动,他们开始拒绝进食,以示态度.......
就这样,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狱警”的手段也变得非常严苛,使得一个“囚犯”精神崩溃,提前退出了实验。
尽管如此,“狱警”仍然没有收敛行为,反而采用了更加残忍的方式虐待“囚犯”,比如让他们只能用一个小桶上厕所,还要求他们脱光衣服,又在他们头上套上袋子让他们看不清路.......
更可怕的是,一直在监控实验的教授也被卷入其中,无形中把自己当成了典狱长的角色,一直没有终止越来越荒唐的实验。
直到第五天晚上,教授的女友前来参观,被自己看到的场面吓坏了。她毫不犹豫地痛斥了教授,才让他醒悟过来,决定在第二天终止实验。
原定维持两周的实验在第六天宣告结束,教授不得不对所有“狱警”和“囚犯”进行心理干预,之后又对他们做了大量回访和调查,确保他们的心理没有受到长期的消极影响。
尽管斯坦福监狱实验没能彻底完成,但它的影响却颇为深远,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环境和人性善恶问题的思考。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能够逐渐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和性格。在一定条件下,普通人也会暴露出埋藏在人性深处的罪恶面,会做出一些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流程和细节遭到了不少质疑,有人甚至开始怀疑实验的真实性。对于津巴多本人予以了否认,但他也承认若是能够设置对照组,或是让“狱警”提前接受“同情训练”,或是采用女性志愿者进行重复实验,可能会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结论。
不可否认的是,斯坦福监狱实验确实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它提醒我们不要低估环境的力量,在生活中要注意提醒自己别被恶劣的环境影响,更不要受困于他人赋予的某种角色,这样才不会做出不够理智的判断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