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得不对他人说谎的时候,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觉呢?你会陷入深深的内疚感,还是会为自己辩护,让自己不知不觉认同谎言的内容呢?
1959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与“说谎心理”有关的实验。
参加实验的是费斯汀格随机挑选的71名大学生,他们被分别带入房间,从事一些非常无聊的工作,如重复进行摆放线轴的工作半小时,再进行旋转螺丝钉的工作半小时……
当所有的任务结束后,大学生已经感到十分烦躁了。此时研究人员却询问他们能不能帮忙撒个小谎——告诉下一个倒霉鬼“这个实验非常有趣”。如果他同意这么做的话,可以得到一定的报酬。
于是,有40名大学生接受了这个任务,他们又被悄悄分成A、B两组,A组每人得到了1美元的报酬,B组每人得到了20美元的报酬。
根据费斯汀格的预测,B组大学生在撒谎时会更加顺畅,可事实却恰好相反。A组大学生不但说谎欺骗了别人,后来还欺骗了自己——在研究人员访问他们时,他们宣称实验没有初看上去那么无聊,在那些线轴和螺丝钉的重复移动中,他们似乎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对称美”,而且他们相信自己在实验中的行为是有价值的,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数据。
与此同时,B组大学生却坚称实验本身无聊透顶,看不出有任何意义。
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费斯汀格认为可以用“认知失调”来进行解释。说谎的行为与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了分歧,会让个体产生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此时为了消除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个体会用各种方法来减少认知失调。比如B组大学生会用自己得到的20美元来进行自我辩解,认为说谎是值得的,但他们的认知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个实验在他们眼中仍然是非常无聊的。
而A组大学生只得到了说服力欠佳的1美元,他们想要摆脱不适感,就只能调整自己的认知,对自己说谎,让自己不知不觉地相信谎言。
“认知失调”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在网购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好评返现”之类的活动,可能自己对该商品并不是特别满意,却会为了商家提供的返现写下一些赞美商品的文字。事后又会觉得心里难受,便会安慰自己:“其实这件商品还是挺不错的(所以我不算是在撒谎)。”
然而这样做不但对自己不负责,也对他人不负责。因此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少说一些违心的话,这样才能真正减少认知失调造成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