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时,常常习惯给自己找个理由,可要是理由过度,人们反而会失去做这件事的兴趣。
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经用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1971年,德西在一所大学进行了过度理由实验,他邀请了一些对智力测试感兴趣的大学生,请他们帮忙解答一些题目。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德西将题目发给大学生,让他们尽己所能解题,但不发给他们任何奖励。到了第二阶段,德西将大学生分成A、B两组,A组每答完一道题就能获得1美元的奖励,而B组还是没有任何奖励。在第三阶段,德西告诉所有的大学生:“你们可以选择休息,也可以继续答题。”结果A组发现休息期间得不到奖励,就停止了解题;而B组出于对题目本身的兴趣,仍然不知疲倦地解题。
德西的实验证明了这样的事实:人们可能会因为某些内在理由做一些事情,如大学生会因为兴趣爱好孜孜不倦地解题,此时他们的行为和对理由的认知是彼此协调的,在做事时便会有心甘情愿的感觉。
可要是出现了更有吸引力的刺激,如解完题还能够获得金钱奖励,这就等于给行为增加了过度的外部理由。这时人们便会忽略或忘记自己的内部理由,转而认为自己做事就是为了外部理由。
一旦外部理由消失,如大学生解完题再也得不到金钱奖励了,他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倾向于停止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过度理由效应。
这一效应提醒我们,如果希望一些良好的行为得到保持,就要避免给予其过度的外部理由。就像在一个企业中,员工因为兴趣、自我成就、自我实现等内部理由积极地投入工作中,此时管理者如果想要用加薪等手段对员工进行外部激励,就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切莫让外部理由超过内部理由。否则过度理由效应就会发生作用——员工会把获得加薪当成自己工作的唯一理由,可管理者又不能持续加薪,于是员工失去了外部理由,工作积极性就会下降,工作绩效反而会不如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