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曼本是一位法国工程师,他在参加拔河比赛时发现拔河的队伍并不是人数越多越好。比如,当队伍中有3个人时,产生的合力只相当于两个半人的力量;而当队伍人数增加到8个时,合力竟然只相当于4个人的力量。也就是说,随着人数的增加,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会变小,这是因为人们觉得“我不用力,别人也会用力,我一个人的行为不会影响大局”,所以他们反而会不像人少时那么卖力。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研究,将其称为“林格曼效应”,也叫“社会性逃逸心理”或“社会化惰化现象”。
同样的道理,当人们在路上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因为周围路人众多,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逃逸心理,觉得“就算我不去帮忙,也会有人帮忙”。可要是每个人都这样想,最终求助者就会陷入无人施救的境地。
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就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曾经让一批志愿者分别呆在不同的房间,志愿者看不到彼此的样子,但可以通过耳麦互相联系。随后,心理学家让一名志愿者假装发出急促的呼吸,并大声呼喊:“我喘不上气了,救救我!”
其他志愿者听到了呼救声,本应当立刻想办法求救,但真正这样做的人并不多。特别时当志愿者总数越多时,积极求救的人就会越少;而志愿者总数变少时,求救的人却会增多;当志愿者只有两人时,另一个志愿者知道自己不可能再依赖其他人,便会立刻求救。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林格曼效应的存在,这种效应会严重降低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人们无法发挥出个人真正的能量,也会造成不好的社会风气。
因此,我们遇事不要总是观望或依赖他人承担责任,而应当挺身而出,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当我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也才能够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