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一定听过望梅止渴的故事,在故事中,口渴的士兵们听说前面有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吃,嘴里会不自觉地分泌出许多唾液,暂时缓解了干渴。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士兵们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范畴,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机体反应之间会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这是一种后天形成的反应。如果是与生俱来的反应,则属于非条件反射。比如,从没吃过梅子的人第一次吃到梅子时会分泌唾液,这就是非条件反射。
最早提出“条件反射”的是俄国心理学家巴普洛夫,他在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情况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狗在吃食物时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而旁边的一条狗只是看到了食物,也会不知不觉地流口水。
巴普洛夫对此很感兴趣,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找来了几条狗,给每条狗做了一个小手术,改变了一条唾液导管的路线,使唾液能够顺着这条导管流到体外,以方便观察。
之后,他开始在喂狗前发出一些信号——先是对着狗摇铃(给予与食物无关的“中性刺激”),再给狗喂食(给予“条件刺激”);多次重复训练后,他尝试只摇铃不外食,却发现狗还是流出了口水,可见铃声已经从中性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引起了流口水的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示意图)
巴普洛夫又把摇铃改成吹口哨、打节拍、开灯等,这些中性刺激多次重复,最后也会成为条件刺激,让神经和大脑做出反应,使狗出现流口水的反应。
后来,他又将刺激信号改成按蜂鸣器的声音。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这个声音就会流口水,但是巴普洛夫却没有给狗任何食物。连续多次上当后,狗对蜂鸣器声音的反应越来越弱,分泌的唾液一次比一次少。巴普洛夫把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他由此得出结论,条件反射建立之后,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需要相伴出现(如按一次蜂鸣器要味一次食),否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会逐渐消退,甚至会不再出现。
了解了条件反射实验后,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自己一想到酸甜的梅子便会流口水,为什么孩子看到拿着针筒的护士就会害怕大哭,为什么学习一打上课铃学生就会自动回教室,为什么看到红灯我们就会停下脚步并等待绿灯亮起再通行……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条件反射的影子。当然,这也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学习后,某些中性刺激会变成条件刺激,从而引发这样的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