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深度知觉,也叫“距离知觉”“立体知觉”,指的是人们对于物体的三维特性或物体距离远近的知觉。
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深度知觉是最重要的视觉能力,正是因为具备这种能力,我们才能在行走时及时避开物体和其他人,避免发生撞击;也是因为这种能力,我们才知道该远离悬崖、楼顶等高处,以免发生坠落的危险。
那么,深度知觉能力是人类先天具备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呢?
为了给这个问题找到答案,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精心设计的一个“视崖实验”。他们准备了一张高度为1.2米的桌子,桌子顶部是透明的玻璃,玻璃的一半覆盖着红白格子桌布,构成了所谓的“浅滩”。玻璃另一半下方的地板上,铺着同样的桌布,在玻璃的折射作用下,看上去就像深渊一样。
两位心理学家找来了一些6—14个月的婴儿参加实验。婴儿被放在桌子的中间板上,妈妈在“深渊”这一侧呼唤其爬过来。心理学家注意观察婴儿的表现,发现有些婴儿要么不肯离开中间板,要么向着反方向即“浅滩”一侧爬过去。可当妈妈在“浅滩”这一侧呼唤他们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很快爬向了妈妈。
心理学家据此推测,婴儿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他们感觉到“深渊”一侧是危险的,所以即使妈妈呼唤他们,也无法让他们高高兴兴地爬过来。
不过,这些婴儿毕竟有了6个月以上的生活经历,有的人难免会质疑,认为婴儿是在出生后的这段时间通过不断试错,才逐渐学会了深度知觉。心理学家想要推翻这种观点,又无法让6个月以下还不能自主爬行的婴儿参加实验,所以他们只能用动物的表现作为参照。
于是,他们用刚出生的小鸡、小羊、小老鼠等动物来做这是实验。结果发现小鸡、小羊都表现出对“视崖”的认知——它们不会爬到“深渊”一侧,而当心理学家把它们拉到“深渊”时,它们会害怕得一动不动,甚至还会表现出防御性的姿态;可要是将它们推到“浅滩”一侧,它们就会表现得非常轻松,还会在“浅滩”上来回爬动。
不过,小老鼠没有这样明显的反应,心理学家认为这与老鼠习惯在夜间互动、视觉系统不够发达有关。
根据这一系列实验,两位心理学家肯定深度知觉确实是天生的,它可以让人和动物避免很多致命的危险。不过,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婴儿在生活中还是容易撞到东西而跌倒呢?心理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婴儿的肌肉协调能力、行动能力尚未发育完全,虽然能够意识到危险,却不知该如何躲避。随着他们不断成长,这种情况给就会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