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遭受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你心中会不会充满绝望、无助的情绪?你会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反正我做什么都不会成功,以后也不用再努力了,就听任命运的摆布吧!”
这种情绪和心理状态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习得性无助,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
塞利格曼曾经做过这样一组实验:在实验A中,他将一条狗关进装有电击设备的笼子里,又准备了一个随时会响的蜂鸣器。只要蜂鸣器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
最初,狗感受到电击的痛苦,会拼命地挣扎,想要逃离笼子。可是经过多次尝试后,它发现自己是在白费力气——无论怎样做都无法摆脱电击。于是它放弃了挣扎,趴在地上颤抖着、哀号着,无助地等待着下一次痛苦袭来。
在实验B中,塞利格曼将这只狗转移到了另一只笼子里。新笼子分为两半,用低矮的挡板隔开,狗所在的这一边有电击设备,另一边则没有。狗只要跳过挡板,来到安全地带,就不会再遭受电击。可它却连试都没试,就绝望地趴下了……
塞利格曼又将一些没有经过实验A的狗放入新笼子,它们很快就会跳过挡板,躲避电击带来的痛苦。
塞利格曼据此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指的是在遭遇重复的失败或惩罚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在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的例子随处可见。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行为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就会产生无能为力的想法,并会把一切问题都归因于自己,觉得自己是“不行”的。以后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倾向于放弃,对自身存在的缺陷也会听之任之、不思改进。更糟糕的是,习得性无助还会引发强烈的焦虑、绝望、抑郁情绪,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想要走出习得性无助,我们就要学会正确归因,要认识到造成挫折和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不都是因为我们自身能力低下。我们还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和外部世界,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各种外部因素也是可以改变的,一时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失败,只要不放弃希望,未来就还有成功的可能。